餐桌上的日常美術 V:歡樂陶一家 yeeee pottery


「開心不難,難的是怎麼注意到開心的事」


「從小到大,學的都是音樂,有些東西在心上放久了會有點壓力,那時候就不負責任地想逃,陶藝社就這樣被我逃進去了。」,負責人亭儀總是笑笑的說,再笑笑的淡出話題,有了工作室後,難免會有接踵而來的負擔,但她說壓力再大也總有開心的事。

photo / 歡樂陶一家

成立初期,是因為朋友總是拉長「儀」的尾音叫她,那種親暱卻不粘膩,心情會稍微開出幾朵小花的稱呼,讓她感覺開心,所以 yeeee pottery 就這麼開始了,對她來說,家是很有歸屬感的地方,而快樂很重要,「歡樂陶一家」雖然聽起來有點像早期的港片,但她就希望品牌能如其名,坦白如實的呈現,而且沒有壓力的存在。談到家,他說李爸(亭儀的爸爸)就是很單純的人,任何開心的事情都很願意嘗試,某天隨口在家問他要不要捏陶,過一陣子後,就捏出數以百計的動物陶偶,各個獵奇有趣,但這也是她愛爸爸的地方,簡單的,就可以最快樂;另一位大學的唐老師,陶藝社團的大家長,每週總是挑一天聚集社員吃飯,無形間就能短暫地遺忘,當時課業和生活組成的很多煩心事,如果要說歡樂陶一家是怎麼樣的品牌,就是上述的總和吧,現代人太需要可以逃避的時間和空間,那就通通來吧!

頭兩年工作室在頂樓,很多人也許只注意過陶器小而精緻的樣子,卻不曉得他們被產出之前就是一袋動輒數十公斤的土,來回好幾次搬上五樓,沒有煉土機的時候就用雙手揉土,身體想不強壯也難,這兩年發生了很多事,除了找到品牌發展的節奏、認識更多朋友和工作夥伴,亭儀也重新走起創作的步伐,大學二年級輔修美術系,後期卻漸漸變得害怕接觸創作,那時候必須不斷地解剖自己,然後挖出許多負面的樣子,可能當時在心裡各層面都算是超載了,為了走回輕盈的生活步伐,她暫放琵琶,美術系的相關延伸也都變得緩速進行,只有陶這條路算是昂首闊步,今年在台電大樓的河堤國小附近找到合適的空間,生活瞬時競走起來,經營至今,每處細節都還得妥善調整,卻也因此收到展覽邀請,從朋友送的釉藥本中選了一支藍綠色的釉,配上垂直線條的器型組合,對比起過去,亭儀發現自己代謝掉很多邊邊角角的考量,陶器一切簡單就好,她說近期和附近万象咖啡的老闆開始彈起吉他,原本以為還得沈寂幾年的音樂,現在也擅自回歸了。

photo / 歡樂陶一家

李爸偶爾會從台南北上突擊自己,有了工作室之後,反而因為做陶有更多相處的機會,過去自己曾定期帶小學生上課,樂見小朋友天馬行空的她,碰巧新址也在國小巷弄中,細數日常,其實很多快樂的組合像磁鐵一樣慢慢在靠攏,說著每件聽來平凡的事情都自帶樂趣,生活會苦,但歡樂藏在細節裡,就是歡樂陶一家 yeeee pottery。

facebook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eeeepottery/

Instagram|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yeeee_pottery/